为切实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3月28日,白马镇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上午10点,在泥溪河畔,白马镇组织村民将提前准备的800斤鱼苗放入水中,此次放流的鱼苗以草鱼和花、白鲢为主。
草鱼以杂草为主食,是很好的城市河道“清草工”;花鲢、白鲢以水中浮游生物和藻类为食,体重每增长一公斤,可吃掉三四十公斤藻类及浮游生物,能有效改善水质。通过鱼类增殖放流,“以鱼净水”,既增加生物多样性,涵养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也对当地渔业资源涵养、城市水系净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为切实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白马镇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流管理保护机制。制定了《白马镇河长制专项工作方案》和白马镇河长制目标责任书,细化责任,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下一步,白马镇将加大力度推进整治工作,有效管控入河污染物排放;实施入河排污口“口长制”,指定镇、村(社区)、组干部担任“口长”,不定期巡查磨池河沿线各类企业、作坊、鱼塘,常态化、网格化监管入河排污口,确保无新增入河排污口。同时,积极探索小河流域治理方式,落实生态治理工程,通过在污染源重点区域种植水生植物、生态浮岛建设等措施,逐渐回复水体生态自净功能,确保磨池河水质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