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
今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
这个节日的确立
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
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功能
咱们市中区范围内有不少博物馆
今天嘉妹儿就带你一起去看看其中三个
乐山市博物馆
让文物“活”起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那么如何让博物馆可持续发展、让文物贴近群众的生活,乐山大佛文物保护有限责任公司制作特色的“凌云礼”,让游客在逛乐山市博物馆的同时也能将喜欢的“文物”带回家。
乐山大佛文保公司围绕历史、文化IP的文创开发,将传统历史文化元素融合进了普通商品之中,让待在馆里的老物件、展览馆里的非遗技艺和传统文化,以一种新的形式再次走进大家的生活。
“为了让博物馆文化更加贴近大家的生活,我们开发了相关的文创产品,比如我们利用博物馆馆藏文物东汉石马,给大家做了一款关于石马的丝巾,因为马在中国的文化里是有奔腾、积极向上的意思,我们加入这些元素,做成了生活化的东西,用一些现代技术的重叠,形成年轻人喜欢的一个时尚单品。”乐山大佛文物保护有限责任公司文化发展部部长吕丹告诉记者。
为了丰富游客和市民逛博物馆的需求,乐山大佛文保公司还在博物馆内不定期开展公益活动,让游客和市民通过互动化、游戏化的方式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我们利用周末,向游客和市民推出了很多公益课程,希望通过这些公益课程,让他们来了解我们乐山三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吕丹说。
游客和市民朋友可以关注乐山市博物馆、乐山大佛景区公众号,了解博物馆的相关活动,趁着周末时光去逛一逛博物馆吧!
跷脚牛肉非遗馆
展示跷脚牛肉文化 感悟非遗传承的初心与匠心
你们知道吗?在咱们乐山,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乐山市博物馆,在今年3月,还新添了一座跷脚牛肉非遗馆。
新修建的跷脚牛肉非遗馆位于苏稽古镇杨码头街的一座清代四合院内,展陈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馆内共设有“县桥灯火下程忙”“百年流转至味芳”“世代浓情香满堂”“传承技艺初心长”四个展示单元,从诞生背景、历史变迁、匠心技艺、传承发展等角度,全面呈现“跷脚牛肉”历史文化。
“一踏进跷脚牛肉非遗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头雄壮的水牛铜雕,水牛不仅是跷脚牛肉的主要食材,同时,也是苏稽古镇特有的文化符号。”跷脚牛肉非遗馆讲解员胡贵林向嘉妹儿介绍道。
“跷脚牛肉”又叫“跷脚咡”“汤锅咡”,相传是清光绪年间怀苏乡(今苏稽)周村村民周天顺创造。作为跷脚牛肉的发源地,近年来,苏稽镇充分挖掘跷脚牛肉汤锅非遗资源,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跷脚牛肉非遗馆的设立,旨在从历史、技艺、科学的角度,展示苏稽跷脚牛肉的历史文化与特色技艺,传承和研究跷脚牛肉非物质文化遗产。
漫步于非遗馆内,你仿佛穿越时空,一览跷脚牛肉百余年来的传承与发展,了解它如何从简陋的码头食摊走进餐吧店堂,从草根走向大众,从普通菜肴演变为非遗美食,并发展成为遍及全国、远销世界的经典川味。
近年来,随着“跷脚牛肉”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当地成立苏稽跷脚牛肉协会,注册集体商标,大力培育现代非遗人才,发扬跷脚牛肉美食传统技艺,目前,“跷脚牛肉”已有市级非遗传承人4名、代表性传承基地1个,已初步形成“点线面结合”的非遗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体系。2021年,苏稽古镇还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评为“苏稽跷脚牛肉特色小镇”。
跷脚牛肉的诞生、传承与创新,是苏稽人民智慧凝聚的结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在此,我们也诚邀每一位来到苏稽古镇的市民和游客朋友,都能来到跷脚牛肉非遗馆走一走,看一看。
乐山文庙博物馆
走进乐山文庙 共享美好生活
今天上午,乐山文庙博物馆与乐山文化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保护研究中心联合海棠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共同举办2023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千载文庙 幸福嘉州”宣传活动,让社区居民重温武大求学之路追寻乐山古城记忆,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与武大西迁“乐山精神”带来的滋养与快乐,珍惜美好生活。
活动中,乐山文庙悬挂、张贴展示“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海报和标语等,并向游客观众发放乐山文庙博物馆宣传册。同时,活动通过开展专题导览讲解,带领公众了解文庙历史文化价值内涵、感受武大西迁旧址场所精神,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公众文化自信,深化博物馆促进美好生活的主旨。
“在国际博物馆日这一天,我们走进乐山文庙参观了一些历史文物、壁画、活字印刷术,了解到许多关于文庙和武汉大学西迁的历史,这不仅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增长了见识,也受到了文化的洗礼。”海棠街道桂花楼社区居民赵嵩林说。
活动现场,为了增加大家的体验感,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美丽,主办方还通过“博物馆知识知多少”“活字印刷体验”“纸扇书写名人诗词”等乐山文庙主题体验闯关活动,发挥乐山文庙公益文化场所的平台纽带作用,以体验、闯关、研学的形式,让参与者深度感受乐山文庙的文化内涵,拾起武汉大学弦歌不辍、文化抗战的大学记忆,探索武大求学之路,追寻嘉州古城记忆。
据了解,乐山文庙作为“庙馆合一”的博物馆与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旧址,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经常以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和线下社教活动,构建起博物馆与公众互动交流的桥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释放博物馆的力量。“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些活动,让更多的社区居民走进博物馆,走进文庙,来听故事,长见识,共享美好生活。”乐山文庙博物馆馆长胡方平表示。
来源:乐山市市中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张静秋 祝谦 张大洋 蒲留洋
编辑:温阿莲
责编:张大洋
总编:朱丹